首页 » 日刀重要资料 » 商品介绍

北武备—日刀入门普及资料(20)  


放大查看
商品货号:
所属类别: 日刀重要资料
商品特性:
市 场 价: ¥0.00
本 站 价: ¥0.00
淘宝旺旺:
商品详细描述

     新新刀期泛指1781年(天和元年)~1876年(明治九年)期间的刀剑生产时期。新新刀的诞生背景与制作特点及代表名工,我们还是要从历史的轨迹来进行梳理。
     1603年(庆长八年)的江户幕府开设以来,日本社会长期处于安稳祥和的生活风气,作为武器的刀剑逐渐失去了武用的本来价值。因此制作如何制作高品味刀剑的匠人也随之减少,日本刀剑一度以武士腰间的佩饰物被不断修饰制作风格。这段时间对于刀剑和刀工来说都是凛冬将至的时期。
    打破这一局面的是江户中后期的德川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他在1716年(享保元年)成为幕府第八代将军。近年来随着影视剧的形象,吉宗被称作“暴坊将军”。不过在江户城发生火灾时,他能爬上御殿的屋顶去视察火情,这样的举措也着实震惊了周围的人。
    吉宗提倡素简节约,质朴刚健的生活风气,并作为政治核心发动了“享保改革”。其中有一点是以“尚武”为士道修行精神,力求和平年代的武士能够居安思危,勤勉自己。这样的举措又促进了高品质刀剑的发展,刀剑又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但是幕府出台的政策得到了公家朝廷的反对,当时的思想家山县大二所著的《柳子新论》中明确指出“尊皇攘夷”的必要性,强调了一个天皇为政治总核心不动摇的坚定原则,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吉宗的政治政治难以推行,不仅有公家朝廷的阻挠,随之而来的便是1765年(明和二年)关东地区二十万受灾难民的大起义。由于天灾导致的饥荒,世间开始弥漫不安的情绪了。1768年(明和五年),民间又搞起了“伊势参拜”的大型游行。1778年(安永七年),北海道虾夷地区出现了俄国人,当地的贸易受到影响。幕府的负担一下子增加了起来。因为尊皇思想的兴盛,幕府的权威也随着天灾人祸等因素在不断下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新刀的诞生条件就被创造出来了。
   


    新新刀时期的社会政治面貌
    新新刀前期社会政治面貌

    1781年(天明元年)光格天皇即位。光格天皇曾有恢复朝廷的威仪的热血,因此展露出复古的志向。但是在1782年(天明二年)发生了“天明大饥荒”,1783年又发生了浅间山火山爆发事件。连续的天灾让幕府老中田沼意次的政治举措难以推行,于是田沼意次在1786年(明和六年)被迫下台。此举不仅确立了天皇朝廷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也使得幕府的权威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连续的灾祸导致的粮荒问题,在1787年(明和七年)的时候,江户和大坂的粮仓遭到了大规模的洗劫。各地开始因为抢粮发生了爆乱问题。
    外政的主要事件有1792年(宽政四年)俄国使节“亚当.拉克斯曼”渡海访日,随后1808年(文化五年)英国舰队从长崎港入港导致长崎奉行切腹。彼时日本开始处于内忧外患期,世间不安的情绪加重了。


    新新刀后期的社会政治背景
    新新刀在1804~1830年(文化元年—文政十三年)期间因为政治主导方向风靡过一段时间。随着饥荒带来的爆乱和世道的不安,终于在1837年(天保八年)的大坂地区发生了“大盐平八郎之乱”。
    大盐平八郎是幕府的旗本(按语意指战场上主将旗下的近卫武士。到江户时代,专指将军直属武士中领地不满一万石,但有面见将军资格者。其领地多少不一。)随着对幕府的不满发动了叛乱。大盐平八郎的叛乱对日本社会影响非常大,与此同时清朝也在和英国之间打鸦片战争。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复古风的刀剑制作再也不是情怀意义的推陈出新,而是将刀剑作为武器的本质来生产制作。这时出现了名为“勤王刀”的长大刀剑,也有适应西化洋装方便拔刀出招的轻盈刀剑样式。一时间刀剑的制作开始五花八门满目琳琅,日本刀剑最后的荣光期在战火纷飞中拉开了序幕。

 
    新新刀期的名工们
    新新刀期虽说存在时期较短,但由于诞生的条件使然,短时间内聚集的名工依旧不胜枚举。我们以江户三作为核心,选取时代中的明星为简介,看看大师们在时代的激流中是怎么样迸发别样浪花的。
 
    水心子正秀(1750~1825 宽延三~文政九)
    新新刀期名工首屈一指的不见得是水心子正秀,但是第一个提到的一定是水心子正秀。
    水心子正秀被称作“新新刀之祖”,培养出了大庆直胤、细川正義、月山貞吉、角元兴。加藤綱俊等等二百多位门徒,是新新刀期第一大刀剑学教育家。他改变了江户中后期沉积已久的呆滞风气,从实际与理论双重入手,完成了对古刀五传的探究及刀剑精要的传授。此等贡献,让他与门徒大庆直胤 源清麿成为“江户三作”。
    正秀本名叫川部仪八郎,1750年生人(宽延三年),出生在出羽山形。开始在武藏川越地区的下原锻冶铭工吉英那里学习,铭为“宅英”。后来改铭“英国”。安永三年(1774)回到出羽山形成为秋元家抱工,改铭“正秀”并立号“水心子”。1818年(文政元年)将名号送给嫡子白熊入道,并再次改铭“天秀”。1825年(文政八年)以七十六岁高龄辞世。
    其作风在安永~享和(1772~1781)年间的初期中以时下流行的大坂新刀为制作重点,能轻松的制作出新刀期大坂超一流名工井上真改与助廣 忠纲的精髓。文化年间以后(1804~1818),开始钻研刀剑复古理论,尝试还原镰仓时期的古代优质战刀特点。作品多以古刀期备前传制作思想为基准,开始注重强化地铁并降低烧幅。在宽政末期首创了防伪新标识-刻印。
    水心子正秀不仅切身实际的教授了众多门徒,而且也撰写了刀剑制作理论的《剑工秘传志》。在刀工以职人为前提下,文化储备量能有如此之高的,放眼整个日本刀剑史也是寥寥无几。

(水心子正秀地刃佳作


    大庆直胤(1778~1857 安永七~安政四)
    大庆直胤本名叫庄司箕兵衞,1778年(安永七年)在出羽山形出生,号“大庆”。1798年时(宽政十年)依靠与水心子正秀同乡的关系来到江户学习做刀。后来住在秋元家赏赐给正秀的宅院中,文化初年(1804--1818)技术独立与老师正秀一起为秋元家服务。直胤先后在日本桥堀江町 芝白银町 下谷御徒町居住,在文政四年(1821)受领了筑前大掾铭,嘉永元年(1848)转成了美濃介铭。大庆直胤是老师水心子正秀的刀剑复古法的最忠实信奉者,也是唯一超越了老师正秀的超一流巨匠。
    其作品从宽政末年一直延续到安政三年的末期,在安政四年(1857)以七十九岁高龄辞世。作风涵盖五传精要,比如山城来,大和保昌 手搔,备前景光 兼光 一文字 長義,相州正宗 则重,美濃大志津等风格全部拿捏得味。
    直胤的丰富经验和他的三次长途旅行锻刀修行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的,期间不仅铭切格式多变,而且在老师水心子正秀发明的刻印基础上联合地名的片假名或汉字,做成带有标记性的旅行纪念。其门人兼佳婿的次郎太郎直胜和水心子正次更是得力助手,门人本庄義胤的无双雕刻技法将大庆直胤的作品韵味再次提升,大庆直胤和恩师水心子正秀 四谷正宗源清麿并称为江户三作。

(门人本庄義胤雕刻 本庄義胤为幕末三大刀剑雕工之一)


    源清麿(1812~1854 文化十~嘉永七)
    源清麿本名山浦内藏助环,是文化十年(1812)三月六日生人,作为藩士山浦昌友的二子出生在信濃赤岩村。做刀生涯的开始是与年长九岁的长兄真雄和朋友一起拜入上田藩河村寿隆的门下开始学艺。最开始起铭“一贯斋正行”,随后又改铭“秀寿”。天保六年(1835)去江户谋生,投入当时幕府武术要员漥田清音门下学习并开工制刀。天保十三年(1842)因完成不了每支只有三两银成本的“百支武器讲”而逃亡长州萩一段时间。随后回到老家信濃和兄长真雄交流了技法之后,在弘化二年又回到江户并为漥田清音制作了二尺六寸长的豪刀作为赔罪(后被评为重美)。弘化三年的清麿将之前的正行铭改成清麿,并落户江户四谷地区。嘉永七年(1854)十一月十四日,身心俱疲的清麿切腹自杀,年仅四十二岁。新新刀期乃至日本刀期的顶级巨匠以感叹号式的行为为自己激昂徘徊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
    清麿早年学艺期间研习新刀备前传特点,现存十八岁与其兄真雄二十七岁的合作品的特点便是以滨部寿格为蓝本拳形丁子备前风作品。随后在江户期间的修行期间,清麿受到清音的剑术方面指导,受时代风潮影响长大的实用刀占得首位。清麿便以南北朝时期的相传上作为制作方向。作品带有十分豪霸的姿态,纯良的地铁更是为人称道。从河村寿隆学来的拳丁子也在天才的催生下便成了与刀姿相得益彰的马齿乱 球头互目等激烈紧迫的连贯大乱刃。这种独一无二的气质立马可以和古作正宗 大左 志津兼氏等耳熟能详的巨匠平分秋色,因此清麿的作品很多被后世改短磨上成无铭刀剑的样式来当成古名刀来卖取高价,这是对名工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名工的一种不尊重,因此清麿成为了日本刀历史上的鱼跃龙门的罕见特例。爱刀家无不以拥有清麿名作而自豪。
 


    三作之外的名工代表
    大和守元平(1744~1826 享延元~文政九)
    元平本名奥孝左卫门,是萨摩地区刀工奥元直的长子,出生于享延元年(1744)。元平从小就和父亲学习锻冶技术,在安永六年时继承了家业,天明五年成为了萨摩藩的藩工。宽政元年时受领大和守,与同地区的名工 比他大十一岁的伯耆守正幸成为萨摩新新刀双壁。
    元平做刀期在明和时期~文政时期,文政九年(1826)时以八十三岁高龄辞世。元平的作风以新刀相传为专研核心,擅长互目乱 小湾交尖刃的志津风烧刃特点。匂口深荒沸出,刃中多见金筋 砂流等动态。地铁细美又不失动态,其独特的地景特点宛如迂回的鱼钩,被称为元平钓针。
    因为元平的技术高超,不乏后辈从全国各地去元平门下学习的例子。比如后来的会津元興 备前横山祐平 青木元长等都在元平的门下学习过。
    元平最初的铭振多为“萨阳士元平”,在天明五年成为藩工之后改为“萨藩臣奥元平”。宽政元年受领完大和守之后,才改为“奥大和守平朝臣元平”。


    伯耆守正幸(1733~1818 享保十八~文政元)
    萨摩新新刀是新新刀期的一朵奇葩,大和守元平和伯耆守正幸也作为萨摩新新刀双壁而被刀剑爱好者铭记着。
    萨摩正幸是二代伊地知正良之子,生于享保十八年(1733),本名叫伊地知右卫门。与二代正良学习的制刀技术,随后又和波平安行学习了波平锻冶和相传的制作特点。其父去世后继承了家业得铭正良,并在天明四年(1784)成为了萨摩藩工。宽政元年十二月一日,与小十一岁的元平得到受领铭,元平为大和守 正幸为伯耆守。同时将其父正良铭让给嫡子,自己改用正幸铭直到去世。
    正幸在文政元年(1818)以八十六岁高龄去世,一生致力于精纯锻刀。其研究热血不忍荒凉,便著《刀剑锻炼》一书供后世钻研。其一生教育弟子无数,与江户的水心子正秀并称为新新刀期的刀剑大教育家。其作风多以志津古作为典范,豪霸不羁的风格正是萨摩男儿的首选。。。。。。


    七代是一(1817~1892 文化十三~明治二十四)
    备前传自古刀期发祥以来,以优良的品质 典雅的品味 丰富的产量在刀剑制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是天正十八年的大洪水,也没能彻底湮灭备前风杰作在爱刀家心中的荣光。新刀以来的石堂派 肥前刀也以还原备前风作品为荣,这个风气一直持续至今。
    新新刀期的备前传名刀工要以七代运寿是一和固山宗次为代表了。七代是一本名政太郎,是米泽藩抱工加藤綱俊的外甥。是一早年和舅父綱俊学习技术,后来转到六代目石堂是一门下,并作为六代是一养子继承了石堂是一的名号,成为七代是一。明治二十四年(1892)时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
    七代是一活跃的年代正是天保年间豪刀林立的年代,当时除了固山宗次带领的备前风之外,主流还是以相传风为追求对象。七代是一继承了备前风的制作特点,又融入了相传烧入的特点进去,使得沸出丁子刚猛不失华丽 浓重不失清新。其作品制作期在天保~明治初年期间,多精品而不失创作感,可谓新新刀期的一大稀有天才。


    固山宗次(1803~1873 享和三~明治五)
    如果说七代运寿是一是新新刀期稀有的天才,那么新新刀期备前第一人就非固山宗次莫属了。
    固山宗次本名固山宗兵衞,1803年(享和三)生人,出生在奥州白河。其兄宗平 宗俊都是刀工职业,也一起用一专斋、精良斋为号。早年都拜在水心子正秀门下,和加藤纲英学习。后来加藤纲英成为出羽国米泽藩工后,又和同为藩工的加藤綱俊学习。此时的宗次的丁子风受綱俊的影响就很大了。1829年(文政十二)时回到白河,第二年和松平家一起搬到桑名。在桑名待了一年多又去了江户,此后大半生在江户的麻布永坂 饭仓 四谷左门町居住。1845年(弘化二)时受领了備前介,其作品期一直延续到明治初年,推测在明治五年去世。
    宗次作为新新刀期备前风第一人,自然和丁子刃分不开。宗次在和綱俊学习了丁子刃的制作技法之后,逐渐技法熟练开辟出自己风格的互目丁子,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被称作宗次丁子。不仅如此宗次的制刀实用性相当之高,也是成为一线名工必不可少的因素。宗次的作品有当时最权威的测评方——山田流的七代目山田吉利和尾张地区刀剑专家伊贺成重作为检测,使用性自然被调校到炉火纯青。不仅如此宗次托山田家关系有幸见到过小龙景光的实物并摹写出来,这也是一流名工的不俗之举。(东博收藏了固山宗次写蜻蛉切 更是增添惊喜)

(日方学者举例固山宗次的丁子特点)


    左行秀(1813~1888 文化十~明治二十)
    左行秀是1813年(文化十)生人,出生于筑前国上座郡朝仓星丸,也就是今天的福冈县朝仓市杷木星丸。是伊藤右兵衞盛重的嫡子,族谱上来看是大名鼎鼎刀工左文字的地三十九代传人。
    左行秀早年去江户和名满全国的水心子一门学艺,拜在了水心子正秀高徒细川正義门人的清水久义的门下。1846年(弘化三)经土佐藩工关田胜广的劝说回到土佐,1855年(安政二)成为了土佐藩工。1860年(万延元)末~1862(文久二)年期间又在江户与土佐藩管辖的深川砂村游走做刀。1867年(庆应三)因为和板垣退助不和的原因,夏天时回到土佐。晚年的左行秀和儿子几马在横滨渡过余生,明治二十(1888)年时,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
    左行秀的活跃期在天保十一年~明治三年(1840~1870)期间,初期作风以丁子乱为主,弘化三年回到土佐地区以后,烧刃作风开始以广直刃调 湾刃调为设计要素。左行秀的覆土环节会加入足引的步骤,经过巧妙温控烧刃的特点犹如古作義弘 犹如前世虎徹 真改。左行秀的锻造以板目肌为基础,多见地沸微尘效果。柔和的地铁清亮的烧刃是名作的最佳代言,这也便是左行秀与源清麿并称为新新刀双壁的不二原因。
    左行秀最初铭为“丰永行秀”,随后嘉永年间定铭“左行秀”、庆应末年曾添铭为“丰永东虎行秀”。因此东虎也成为左行秀的代名词。
    幕末时期的尊皇攘夷运动使得刀剑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而土佐藩作为勤皇的强藩,对于刀剑的需求是巨大的。藩主山内容堂曾赞赏过左行秀的作品乃“今世正宗”,一时间土佐志士找左行秀订做的长刀数目激增。其中以坂本龙马亲哥 坂本权平的注文打为代表,一时间“土佐的长刀”便成为了左行秀壮年鼎力佳作的的代名词。

    当然新新刀的名工们远不止如此,随着明治年间的废刀令政策出台,绝大多数名刀工灭绝于新时代,那么刀剑的命运真的要随藩政时代一起走到尽头了吗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