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刀重要资料 » 商品介绍

北武备—日刀入门普及资料(17)  


放大查看
商品货号:
所属类别: 日刀重要资料
商品特性:
市 场 价: ¥0.00
本 站 价: ¥0.00
淘宝旺旺:
商品详细描述

  日本刀在公元1596年(庆长元年)时被划分出了“新古期”,后来江户时期的二百多年的发展便是新刀期的发展史。新刀期的变革围绕着江户时期的大事件来衍变,本讲我们来看看江户时期的大事记。


    江户时代
    江户地区属古日本行政划分的东海道,名称来源于1457年武藏国川越城主上杉定正命太田道灌修建的江户城而得名。江户有落户河川之意,起源于隅田川的河道最后会流入“江户湾”(东京湾)。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大获全胜并在1603年(庆长八年)于江户成立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 德川幕府。江户成为政治中心之后开始注入了都市化的活力,一时间成为了日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江户城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区域类型:一个是平民活动区域—“下町”,这里聚集了许多商人、小贩与手工艺师匠,他们主要从事隅田川的水上运输、江户港的物资集散以及各种商业活动;另一个则是上流社会活动区域—“山之手”,包括大名的住宅区和旗本的住宅区在内,是江户城内的政治中心。江户城政治、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征江户城的文化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还原江户时代的市井生活)


    桃山后期—江户初期的大事记
    1598年(庆长三年)丰臣秀吉在大坂城病逝,在朝鲜地区侵略的日军被迫全军撤离。这件事情导致了以武力立身的诸大名的不满,一时间划分出了文治派和武断派。由于少了丰臣秀吉在世时的协调性,两股势力的战争一触即发。
    文治派以在日本主持政务的石田三成为首,武断派以征伐朝鲜的指挥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为主。其实石田三成的政治举措之前已经引发了加藤和福岛的不满,此时秀吉刚刚去世大军回国,石田三成与武断派的矛盾日益加剧。蛰伏已久的德川家康借机拉拢武断派,挑拨以丰臣政权为主的石田三成之间的关系。于是在1600年(庆长五年)矛盾彻底爆发,以石田三成领导的(大坂)西军和德川家康领导的(江户)东军在岐阜关原地区展开了桃山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合战,史称关原合战。
    合战的结果以小早川秀秋的临时叛逃导致东军胜利告终。西军首脑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安国寺惠琼等被斩首处决,西军的大部分参与者被剥夺了武士身份并没收了领地。三年后的1608年家康担任征夷大将军并选择在江户地区开府,宣示着新政权时代的到来。(关原合战力分布图)
    此时的德川家康已经六十二岁了,他把将军的职位交给了三子德川秀忠。在公元1616年(元和元年)德川势力时攻破了丰臣秀赖的最后防线大坂并将秀赖母子逼死在大坂城。丰臣政权彻底灭亡,德川家统一了日本。
    天文时期因台风因素误入日本的欧洲人在平安回国后开辟了到达日本的崭新航线。彼时战国乱世日本无心顾及此事,随着洋人带入日本的产物不仅只有对战争有力的火枪,还有与日本传统精神继而不同的全新宗教思想。桃山时期的大名 肥后熊本城主细川忠兴的妻子细川玉子便是著名的“切支丹”(天主教徒)。天主教的思想席卷了当时的日本各个阶层,随着江户幕府的统一维稳,思想变革带来的革命在1637年(宽永十四年)的岛原地区爆发了。
    天主教的首脑天草四郎时贞用教义集结了三万余人的平民军企图推翻刚站住脚的幕府,幕府则派出十二万大军去剿灭叛乱军势力。这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最终以幕府军的胜利宣布结实。对基督教感到敏感的幕府不仅对国内的基督教 天主教施以高压管制,并制定了封锁国家的政策拒绝外来船只停靠,只留下长崎地区等极少数沿海地区作为开放口岸。这种行为在江户幕府的统治下持续了二百多年,因此江户幕府统治的日本国也被叫做锁国。

(今日长崎)


    江户时代初期的刀剑特点温习
    关原合战时期的主要武器已然是长枪和火枪了,甚至德川方采买了大炮让丰臣方惧怕不已。这时候的日本刀成了补充型武器,或者说因为武将的传统习俗更多的变成一种提升自身形象的道具而存在。随着江户幕府的开设,作为政权中心的武备库充得到了第一时间的发展。有名的刀锻冶纷纷搬到江户 大坂 京都等大都市城下町制刀谋生,地方大名完善武具储备也会招募良工为自己的抱锻冶。庆长时期的刀剑制作恰逢此前不久的刀狩令运动,受敕令的影响与当时上位者的口味,大磨上南北朝风味的豪刀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一时间相州风味的刀剑被推崇到巅峰并影响后世至今。

(堀川国安)
  
 
    江户时代前期大事记
    在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时代推行了名为“武断政治”的铁腕政策,利用武力来压制异见。幕府的权威显得专横不二。这种举措导致不少前朝遗老不服当时的武家法度,一时间浪人激增暗流涌动。到了1651年(庆安四年),十一岁的德川家纲出任第四代德川将军。一直以来企图倒幕的军事家由井正雪趁机集结大批不满幕政的浪人准备造反,在造反之前计划被发现,由井正雪自杀而告终。
    家纲以此事迹为警醒,吸取了之前的政策不足,开启了文治政治。文治政治的要点在于依靠儒学和法令的制度来平衡世间的治理,而非依靠武力盲目的镇压。在文治期间也积极疏导浪人问题,日本社会开始真正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1657年(明历三年),一场妖火性质的大火烧毁了木质结构建筑的江户城,人口死亡无数,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在刀剑史上也是一次巨大的劫难,无数前朝积累下的名刀宝剑在大火中付诸一炬,保守估计这场劫难中烧毁的刀剑总共超过十万支。。。。。。


    江户时代前期的刀剑特点温习
    明历大火造成的劫难导致大量古名刀损毁,其次是武士腰间的刀剑也系数葬身火海。数以万计的刀剑需求导致刀剑制作业获得了新生。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的稳定性及士族阶级的凸出,刀剑变成了武士腰间的身份证而非之前的战斗用品。前朝的浪人集团在新时代为了谋生一部分演变了武术家并开道场教学武艺,士族腰间的刀剑不仅变成身份证明,也成了新时代展现剑术的道具。   由于武道练习的竹刀木刀多是僵直的姿型,真剑也多做成弱反笔直的身姿。这个时期缺少了以往的实践检验,涌现了崭新的刃文制作思路:比如三品一门丹波守吉道研发的“簾刃”,二代津田助广开创的涛乱刃等,都是新刀期特点的产物。这个时期的刀剑靠沸出类刃文的装饰性强,以宽文 延宝期间为制作中心,被称作宽文新刀。
    江户时期推出了提升武士阶层的武家法度,佩戴大小两支刀剑作为武家的特征。武家之外的町人和商人只能只许佩戴一支脇差,因此刀剑金工装饰在江户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不同于前朝的单一材质 工艺装饰技法,江户时期出现了很多金工名手,拵的制作较往期相比,有着显著华丽性的提升。

(津田越前守助廣 因发明涛乱刃成为新刀期印象级名工)

(武士特权象征 大小一腰)

    江户中期大事记
    江户时代中期,没有主要的战斗。但是在1683(天和三年)出现了“天和大饥荒”,1691年(元禄四年)出现了“元禄肌荒”,1732年(享保十七年)“享保大饥荒”1753年(宝历三年)“宝历大饥荒”等严重内政问题。原因是夏冷等异常天象导致粮食大减产,粮食绝收民众苦不堪言。特别是享保大饥荒,近畿地区、中国地区、四国地区、九州地区的灾民有二十五万之多,饿死者高达一万两千人(也有说法死者更多)。。。


    江户时代中期的日本刀特点温习
    1680年(延寳八年),德川五代将军纲吉继位。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背景下,元禄时期的华丽文化开始开花。这个期间盲目的追求富足的发展,而忽略了明历大火之后幕府为修缮江户投入的巨大资金。加上五代纲吉贯彻文艺治国的方针,大量修建寺庙导致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1687年颁布的“怜悯生命法令”更是让纲吉获得狗将军的称号。天灾人祸不断导致德川幕府积累起来的权威富足逐渐垮塌,武士阶层一度陷入贫穷的境地。因此日本刀成为了奢侈品而变得无用。
    在1716年(享保元年),八代将军吉宗推进了幕政的改革,一时间社会幸福指数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吉宗也获得米将军的称号。吉宗在武道方面也积极鼓励武术的发展,对于刀剑的制作业也采取鼓励制度,在滨离宫亲自主持刀剑锻炼演示。同时命令本阿弥光忠调查天下剩余的刀剑名物编撰成册,叫做《享保名物帐》。刀工的地位在吉宗的努力下渐渐恢复到了以往的荣光。
    这个阶段制作的日本刀被称作是元禄新刀,不同于宽文新刀的直爽,元禄新刀受元禄文化的影响揉进了大量柔性审美因素。因此元禄新刀的设计感在后世鉴赏评定的眼中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较宽文新刀而言加大了反值并更加注重刃文设计感于雕物的精细化。拵的制作思路则与前代一样以精细华丽为主。
    不同于宽文新刀时期的刀工群崛起,元禄新刀时期的名工骤减,除个别名工能拿到上层社会的订单以外,绝大多数刀工因时代的苦难而转职为菜刀 农具制作上去了。

(元禄新刀代表名工 一竿子忠纲)


    江户时代后期大事记
    1853年(嘉永六年),美国人马修 佩里率领漆黑的军舰停靠浦贺港,受锁国影响的日本人没见过这个场面一时间陷入混乱。迫于美军武力强有力的威慑,以武力威慑立国的德川幕府陷入了沉思。大佬井伊直弼在1858年(安政五年)与美国签署了“日美友好贸易条约”,此举触怒了孝明天皇。日本的武士团体认为井伊的行径无异于引狼入室,于是发动了名为尊皇攘夷的抵外运动。井伊直弼专横了镇压了这次运动,逮捕了以吉田松阴为首的尊皇派,并将主要参与者斩首。这次事件被称作“安政大狱”事件。

(黑船事件绘图)
    对这种镇压感到愤慨的水户脱藩志士在1860年(安政七年)三月二十四日的樱田门附近埋伏对井伊直弼发动了刺杀,这就是有名的樱田门外之变。井伊直弼被杀之后,负责人安藤信正希望促进幕府与朝廷的结合来抵抗倒幕势力的发展。于是在他的撮合下,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迎娶孝明天皇妹妹和宫,“公武合体”的新政治体系出现了。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尊王攘夷派的信任,于是1862年(文久二年)发生了坂下门外事变,安藤信正受伤随后下台,不久将军德川家茂也急逝。一桥派庆喜成为第十五任德川将军 也是最后一任德川将军。

(樱田门外之变电影剧照)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旨在重建德川幕府,但与倒幕派的萨长联盟发生冲突。期间土佐藩的后藤象二郎和坂本龙马制定了以船中八策为蓝本的大政奉还制度,将权力中心交还于天皇。最后还是以倒幕为结局,并树立天皇成为新政府的执政者。


    江户后期的刀剑特点温习
    时代进入了乱世,刀剑又以一种护身武具的形式回到了公众的视野。这个时期复兴的刀剑被叫做新新刀,新新刀初期出现了理论大师水心子正秀,水心子正秀并不满意新刀期大部分追求华美的制作思想,追求镰仓末期正宗的制作思想。他提出了“刀剑复古论”,提倡研究镰仓南北朝时期的刀剑制作特点。这个举措几乎得到了所有刀工的赞同,所以新新刀的制作思路普遍采用复古理念来进行。因为实战的因素,新新刀期的作品开始制作的长大宽厚,刃文模样也模仿着镰仓和南北朝时期的布局来设计,但还会带有新刀期的典型特点。

(水心子正秀早期作品 明显带有新刀期华丽物特征)


    明治时代
    公元1868年(明治元年),倒幕战役推向了最高潮。从一月二十七日的京都鸟羽 伏见之战打到次年的五月的五棱郭战役,幕府军节节败退,最终完全被政府军征服。政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而朝廷也改名叫作政府。明治政府定都江户并把江户改名为东京,且积极参与西洋化、新思想先进的改革。一度推行了“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地租改正”“征兵规则”“学制导入”等一系列积极政策。并在明治三年、九年先后颁布废刀令,废除武士制度及他们手中的刀剑。当然武士的特权被完全废除了,也引发了许多内部纷争。
    明治新政府采用欧美列强的军队系统,使用火枪作为战斗的武器,日本刀失去了需求。军刀类最初也采取西洋式的制作工艺,用纯钢来制作刺剑一样的纤细刀身。

(明治时期指挥刀)


    明治时期大事记
    公元1868年是明治元年,也是传统纪年的戊辰年,因为围绕着倒幕发动着的一系列战争叫做戊辰战争。
    戊辰战争先是一月二十七日在京都鸟羽 伏见打响,旧江户幕府军德川庆喜与新政府军萨长联盟为参战双方。结局是旧幕府军火力战术不敌新政府军而败北,德川庆喜秘密乘军舰逃回江户。
    随后旧幕府军的支持者组成了奥羽越列藩同盟(陆奥 北越 出羽),再度与进攻而来的政府军打了极为惨烈的遭遇战,最后以攻破会津藩若松城宣告政府军的胜利。旧幕府军的最后残余势力跑到北海道箱馆打算建立崭新的共和国,在翌年被政府军攻破,原新选组副长土方岁三阵亡,榎本武扬投降。明治政府引领的日本暂时没有了叛乱力量。

    1873年(明治六年),日本想与朝鲜建交,但是锁国的朝鲜拒绝了日本的请求。日本政府因为是否侵略朝鲜的问题发生了内讧,一时间分为了两拨阵营。认为这是国耻要求即刻发兵的主战派以西乡隆盛 板垣退助 副岛种臣 后藤象二郎 江藤新平等为首。为时尚早派以岩仓具视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为主。由于西乡隆盛带领的萨摩藩是倒幕期间的重要力量,在争不过为时尚早派时一气之下带头领导六百多位军政要员集体辞职。随后愤怒的江藤新平在翌年肥前国佐賀地区发动叛乱,失败之后被斩首示众。
    但就是这样,在1875年(明治八年)时发生了江华岛事件。日本的舰艇在朝鲜半岛的西沿岸被朝方炮击了,这样日军有足够理由侵略朝鲜,朝鲜被迫开国并与日本签订“日朝修好条规”不平等条约。随后在明治九年颁布的废刀令引起了旧士族的强烈不满,加上征韩论的失败,让西乡隆盛在1877年(明治十年)在鹿儿岛地区发动叛乱。明治新政府军花了好大成本才平息了这次叛乱,最后西乡隆盛自杀,史称西南战争。

(西乡隆盛)


   1882年7月23日,汉城驻军因俸米事件发生兵变,暴动队伍冲入王宫,杀死闵氏集团大臣,捣毁达官显贵的住宅,袭击日本公使馆,杀害8名日本人。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夤夜逃往仁川。24日,大院君被暴动群众迎入宫中,掌握政权。闵妃(追谥号明成皇后)在乱兵入宫时,化装成宫女逃往忠州,与朝鲜派在中国的使节金允植联系,敦请清政府出兵,这一事件,史称"壬午兵变"。
    另一方面,清朝也加强了对朝鲜的统治。朝鲜希望借助清朝实现独立,于是在1884年(明治十七年)发动了甲申事变。事后日方借口日本公使受到袭击,使馆被破坏,先后与朝鲜签订了《汉城条约》,与清廷签署了《天津会议专条》。这为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埋下了伏笔。
    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清朝和日本在黄海地区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以清廷的失利而告终。甲午战争导致朝鲜的附属权被日本抢走,随后日本又与清朝签订了“日清讲和条约”。条约签订生效六天后,俄国 法国 英国并不买账并出现了“三国干政”的局面。因此迫于欧洲列强的压制,日本不得不放弃了辽东半岛。这次事件的最后是朝鲜不再受清朝管制,并改名大韩民国。日方恨极了俄国,为后来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中日甲午海战绘画)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日俄战争在中国青岛与东北地区爆发,这是日本和俄国争夺朝鲜和满洲统治权而发动的战争。最终以日方胜利并与俄方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获得了朝鲜地区的统治权,辽东半岛和满洲的租赁权。此战将日本送到了世界列强的位置,春风得意的日本在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将韩国变成殖民地。

 
    明治时期的日本刀特点温习
    1876年(明治九年)政府颁布了废刀令,武士的特权被废除,同时民众手里不允许持有刀剑。日本刀的需求几乎为零,很多刀工失业了。
    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明确指出了国人各种职业制度及社会行为规范。西化军队的佩刀采用当时洋人喜欢的款式,与其说是刀剑不如说是部队仪仗品。
    最初的军刀全盘照搬西洋化的生产模式,窄细的刀条在火枪为主的战斗方式下更多作为指挥棒来使用。在西南战争期间,以刚猛著称的萨摩旧士族,用长大宽厚的日本刀和新政府军打白刃战让新政府军吃了大亏。随后日军的军刀装备出现了以村田经芳为首研发的村田刀、明治十九年制式将校准士官刀、三十二年式军刀等采用现代合金钢材制作的新样式实战工具刀,至此日本刀的发展开始朝着工业标准实用化发展。

(明治十九年式海军刀)